打开下面这张照片,这是一张彩色照片,画面的内容有些过于简单了,并且效果过于平淡,没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。这类整体过于简单和平淡的照片,可以制作特殊色调或黑白效果,来为画面营造古朴、原始、粗犷的视觉效果。
打开照片
创建“色相/饱和度”调整图层,降低“饱和度”为-100,为画面做低饱和度效果或黑白效果。
创建“色相/饱和度”调整图层降低饱和度
然后利用抓手工具选择马的面部区域,提亮“明度”为+30,降低“饱和度”为-44。
调整画面局部饱和度
在菜单栏中选择“滤镜”|“杂色”|“添加杂色”选项,为画面添加颗粒,弹出“添加杂色”对话框,勾选“单色”复选框,在“分布”选项组中选中“高斯分布”单选按钮,设置“数量”为21.32%,单击“确定”按钮,就完成了杂色的添加。
选择“添加杂色”选项
在“添加杂色”对话框中设置
TIPS:设置杂色的数量时,应根据照片的不同进行设置。如果图片的文件量很大,添加杂色的数量也相对比较大;如果图片的文件量很小,添加杂色的数量也相对比较小。另外,也可以根据题材的需要去添加合适数量的杂色。对于这张照片来说,添加了杂色后,画面质感更强烈。这种颗粒的覆盖有助于噪点的均衡,例如,如果天空中有色痕或暗部有强烈的噪点,或像素精度不够,就可以制作粗颗粒效果来弥补这种遗憾,实现“以毒攻毒”的效果。
在“添加杂色”对话框中,“分布”选项组中有两个选项,分别为“平均分布”和“高斯分布”,这两种分布方式是有略微不同的,“高斯分布”的效果比“平均分布”的效果要强烈一点。具体选择哪种分布方式,根据视觉感受进行选择即可。
添加杂色后,可以看到画面中密密麻麻布满了杂色,而画面中的一些噪点、色痕、摩尔纹都会被噪点覆盖,因此我们说添加杂色是很好的“以毒攻毒”的一种方法,当然,前提是照片要适合做成这种效果。实际上很多照片都适合做粗颗粒效果,关键要看制作者的喜好。
添加杂色的效果
制作完成后,可以为画面制作暗角。创建“曲线”调整图层,降低画面的高光,再适当降低中间调。如图所示,可以下降最右边的曲线白点,已达到降低画面高光的作用,然后再压低中间的那个原点,以达到下降中间调的效果。具体的调整程度,依据画面的色彩效果而定。
创建“曲线”调整图层降低高光
选择“渐变工具”,设置前景色为黑色,选择“前景色到透明渐变”并使用“径向渐变”,降低“不透明度”为58%,按住鼠标左键,在需要提亮的马头部区域做渐变拉伸,将其原有的亮度恢复,从而达到突出马脸部的光影效果。(备注:上一步曲线压暗了整体画面的高光和亮度,这一步为恢复原图局部区域即马头部的高光和亮度。这样,在整体画面保持不变的情况下,更好的起到了将马的主要部分突出,次要部分弱化的作用。)
使用渐变工具对马头进行渐变调整
渐变后的效果
在菜单栏中选择“滤镜”|“锐化”|“USM锐化”选项,弹出“USM锐化”对话框,增强“数量”为83%,“半径”默认为“1.0像素”,“阈值”默认为“0色阶”单击“确定”按钮。这样就使画面的立体感更加强烈。
选择“USM锐化”选项
在“USM锐化”对话框中设置
制作后的效果
以上就是制作粗颗粒效果的两种案例:一种方法是使用“滤镜”菜单中的“Camera Raw滤镜”命令,在Camera Raw中进行颗粒的增强和色调的修改;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传统的方法,直接在PS的菜单栏中选择“滤镜”|“杂色”|“添加杂色”选项,为画面添加杂色。两种方法的效果区别不大,但是使用“Camera Raw滤镜”命令调整起来比较方便,因为Camera Raw的修改界面中,还可以直接对画面的颜色进行调整与修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