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得不够好,是因为你走的不够近?
“如果你拍得不好,说明你离得不够近”,这是美国战地摄影家罗伯特·卡帕的经典格言。
这是全世界摄影人都非常熟悉的摄影格言,大家认为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了近距离拍摄的优势。但我认为这句话,其实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,即“走得不够近”是指拍摄中,从表面观看到内心思想再到个人定位上,没有深入进去,没有深入到想好了为什么去拍,为什么要这样拍。
近是指心灵上的近
我一直认为,近指的不只是物理距离上的近,更是心灵距离上的近。只有当我们从表面上的近距离,转换到在思想和情感上近距离,才真正决定了作品最终呈现的距离和深度。
当我们不做一个冷冰冰的旁观者,而是与被摄对象融为一体,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之中,成为他们的一员,内心真正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,才能做到真正的“不陌生”,也就能拍出生动、自然的贴近生活的真实照片。
例如《笑开颜》就是这样拍摄得到的作品。画面中的小孩戏耍,生动且活泼,在画面中完全看不到摄影师的存在。为什么会如此好的效果?因为我也是他们游戏的小伙伴,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,拉近了心理距离,也缩短了物理距离,最后小孩子放松了高兴了,我也高兴地按下了快门。
再来看《时尚艺人》的对比案例。
是一幅大场景,看起来画面比较散乱,不知道画面想要的主题是什么。其实我想表现是一对坐在石阶上十分时尚的年轻人,他们旁若无人的弹着吉他,与周边的当地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,这是我远距离看见并想到的,因此按下了快门。
但与此同时,我也在想,观众能从这幅画面中感知到我想表现的主题吗?我给自己的回答都是否定的。于是我靠近了被摄主体,试图举起相机,结果被拒绝了。但我并没有放弃,也不是没有道德的去抢拍,而是坐下来静静欣赏他的琴声,虽然我听不懂好坏,却不停的竖起大拇指为他点赞,大约20分钟后,我再次示意想拍他们,此时,他们友好的答应了,作品也就拍到了。
反过来,只是简单的近距离拍摄,就可能弄巧成拙。
很多初学者片面理解“拍得好就要走近”的意思,以为近距离加广角镜头拍摄就能拍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好作品,实际上是一种肤浅和错误!
我们先来看《距离太近》这个对比案例,都是距离很近来拍摄的画面。图9a 与图9b两幅作品,都是在距离被摄对象几十厘米下拍摄,而且还一味地使用大广角镜头来拍摄,结果导致都出现了人物变形,这看似有些视觉张力,实则为摄影一大忌讳。而这种错误,在很多影友身上都曾发生。
图9a
图9b
环境元素不能少
有人会认为贴近的拍摄距离与较长的镜头焦距,可以会使画面变得更紧凑更简洁。其实不然,对于人文摄影来说,更多的环境元素来烘托主体,比紧凑与饱满的画面更具信息量和人文地理特征。
例如《煮饭》就是这样的对比案例,拍摄于非洲一户人家。图10a中被摄妇女神情专注,是很自然的一个生活画面,似乎还不错的效果。虽然没有咄咄逼人的近距离拍摄,但是较近的拍摄距离,没有把被摄者的生活环境拍进来。
如果没有对比,可能看不出作品的好坏。但是我们将图10a与图10b对比之后,显然就会发现图10a的效果要大打折扣。不仅表现了人物的神情外貌与动作瞬间,而且很合理的将被摄者的居住环境呈现给观众。尤其是背景墙上的现代招贴画,与被摄者所居住的简陋环境,形成了强烈的时代反差。
图10a
图10b
所以我个人的观念是:很多时候,拍的不够好,恰恰是因为走得太靠近!
大家在观看很多摄影作品时,有的作品能够令观众一下子就感受到摄影师的诉求与画面的表达,无需摄影师的解释;有的作品却让人感觉离的很远,无法看到作品的思想内涵,即便有了摄影师的解释也觉得很牵强,这样的距离是摄影者自身缺乏思想和情感以及表现力不足所造成的,也正是作品看着很乏味的原因所在。
为什么这样说呢?因为观众透过作品看到的也正是摄影者个人的立场和态度,你的心走近了对象,你的作品也就真正走近了生活。
请看作品《丧子之痛》这一组照(图11),这几张照片就是我不断“走心”的过程。世界上最大的悲伤与撕心裂肺的痛,莫过于母亲失去了孩子。在基督教徒的一个葬礼仪式上,我主动加入到悼念队伍中,与所有的祭奠者一样为亡者祈福。在撕心裂肺的哭声中,我逐步靠近,以特写的画面,刻画了这位母亲悲痛欲绝的神情与内心世界。
本文内容摘抄自陈建强老师的《人文之道》